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80章 绝灵避难(2 / 2)

“想必几位道友也知晓,李某早年因为第一位道侣李玲玉之故,与宾汉山李家颇有交情。”

“来到爱州之后,虽未有再回转古罗州,与宾汉山李家修士,却仍保持着断断续续的传统书信交流。”

说到这里,李志不由看了云渺真人一眼,接着,继续说了下去。

“相隔数万里、乃至十余万里之遥,以我等金丹期、筑基期修士的身家,不借助沿途仙城的宗务法宝之力,自然难以承担起仙家的快捷通讯手段,只能使用凡俗书信交流。”

“仙宗弟子管理之下,经由我宗控制下的凡俗驿站传递信息,虽慢如蜗牛,途径凡人、炼气期修士无法通过的天堑险地时,还要等待宗门据点中的筑基期修士统一携带,价格也不便宜。”

“却不失为,修士沟通极远方友人时,尚能承受的不二选择。”

“两族大战尚未爆发前,从山门南侧附近的九真仙城,翻山越岭到近二十万里外的罗伏仙城。”

“经过沿途筑基期执事、炼气期弟子、凡人快马的层层转运之下,薄薄数页书信,大概需要花费数十载光阴,方能走一个往返来回。”

“虽然如此耗时费力,李志倒也有幸,和宾汉山两代李家族长,有过两、三次书信来往。”

“之前百年时间大战未启的酝酿时刻,我等早早听闻些许风声的金丹修士,虽不好或明言、或暗示地,留下明文书信。”

“却也能,拐弯抹角地不露痕迹、另辟蹊径。”

“宾汉山李家的最后一次回信中,那位李家现任族长,明言已听从李某“突发奇想”的心愿(命令),将李玲玉的坟冢,迁往绝灵之地深处,某处名山大川附近的青山秀水之地。”

“想必,那位李家后辈也有一颗七窍玲珑心,非是愚顽之辈,应该会多派出一些,昔日李守谦那一脉的亲近族人,充当世代相传的“守墓人”。”

“如此一来,李某昔日道侣的尸骨,便不会遭受妖兽刨挖欺辱,宾汉山李家,也能提前分散出去一支族人。”

“虽不能传代修仙,习练武艺、自保无虞之下,也能再延续不短时间的宗庙祭祀。”

“李某也可心下稍安,自觉未有辜负当日嘱托。”

“可谓是,未雨绸缪、一举多得。”

“以宾汉山李家,同为昔日罗伏宗旗下重要组成部分的关系,肖、罗两家留下的分支,应该也能收到一些消息。”

“虽不愿抛下祖居的残余灵地灵脉,派出一支没有灵根在身的族人队伍,提前迁往绝灵之地,总归是随手而为的万全之举。”

“想来,灵地、家业虽已失去,那些旁支血脉,依旧能在绝灵之地得以延续,倒也不必过于忧伤。”

李志安慰两位道友道。

至于,让他为报答,李守谦昔日在木灵峰、在罗伏宗的提携之恩。

而浪费数年极为宝贵的修炼时间,特意跑一趟,风险颇大的人族妖族缓冲之地、灵气衰落之地。

那是绝无可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