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出了里屋门,见到孙知府一身黑衣便装站在院门外,便要上前行礼,被知府身边的随从阻止道:
“李大人无需多礼,你有爵位在身,免跪。”
大年闻言,还是弯腰作揖行了个礼。
随后让二狗到吴老二的茶摊上拎壶热茶来。
几人在院中小桌坐下,二狗与唐月摆好茶碗,添上热茶。
孙大人与随从各自喝了些。
孙大人看着大年家的小院子,鸡鸣犬吠,再看周遭景致,莺莺燕燕,不禁摸起胡子欣赏起来。
“大人,不知什么事儿,要您亲自上门来?”
大年提起二狗手中的茶壶,给跟前的二位又是添了添茶水,随后示意二狗与唐月先出去。
“呵呵,大年呐,你可是真给我长脸了!”
孙大人也是咧嘴一笑,忽然说出这话来。
原来江州的廉官,李大年,是大梁境内排名第一的,不仅名气大,而且得圣上亲自降旨封赏,着实让这位知府大人在同僚面前风光了一阵。
这不,丰收稻,也就是大年的杂交水稻。
这个风声从武安一路吹到江州,直抵京城,连皇帝都知道了。
一个旨意下来,要江州尽快落实这个所谓的丰收稻,再者,也要看看这个新封的廉官是不是真的有那种神通。
“大人……啥,什么意思这个?”
大年有点慌了。
“还能有啥,本府都听说了,你要培育出丰收稻来,解决百姓吃饭的问题,圣上已经降旨,今年就要看到成果!”
闻此言,大年心里一阵叫苦,没事吹什么牛逼嘛。
京城那些个高官,估计也都是些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主,皇帝老儿一放屁,就跟着后头附和着“臣附议!臣附议!”
大年一阵抓耳挠腮,刚想说什么,话还没蹦出来呢,孙大人关切道:
“怎么了,有难处?你别想太多,尽管甩开手干,本府给你撑腰!”
既如此,大年沉下心来,想想怎么提要求。
要求拨款?不可能,这些个官员哪个不钻钱眼里,找他们要钱定是比登天还难。
要权力?那倒是有点可能,不知眼前这位孙大人能给多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