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512章 年轻人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2 / 2)

顾尚林在心里轻叹了一声,话音微扬地说着:“妈,我还是想下楼走走……不如,我和您一起下楼走走,顺便聊聊天吧!”也很想出门透透气。

陈明艳犹豫了一下,话音轻柔地说着:“尚林,你先陪妈下去走走,我换了衣服就下楼找你们。”忍着还是很想呕吐的感觉,走去了卧室。

陈明艳叹然地想着:“多么寻常的一个傍晚,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我的厨房里,给整个空间镀上了一层暖光。可是,又是多么不寻常的一个夜晚,我没有听到尚林哼着轻快地小曲,手脚麻利地收拾厨房。或者,我擦拭完厨房最后一处,他帮我解下围裙,再陪我走去客厅,或者出门散散步,聊聊工作以外的那些事情。”迈着轻快地步伐走到了卧室的床跟前。

她从床头柜上拿起了手机,用纤柔地手指在号码上快速地按下了一串熟悉的数字,拨通了梁博文的电话。电话接通以后,她听到邹楚威富有磁性的声音从听筒里传了过来,而且是客气地说着:“你好!你是哪位?”神色不由得一紧,也急切地说着:“你好,邹主任!我是陈明艳!博文好些了么?你在她的身边,我觉得挺安心的,可是一想到她不舒服,又觉得放心不下。”还是因为放不下的一件事情,和邹楚威开始了交谈。

邹楚威语调平缓,带着安抚的口吻说着:“医生说,明天还得接着挂水。她刚吃了些粥,这会儿已经躺在床上睡着了,你别太担心了。她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医生说了,要博文好好休息,慢慢地就会好起来了。”转身看了看刚睡着没多久,却好像已经睡熟的梁博文,话音轻慢地说着:“博文刚才说想睡一会儿,这会已经睡着了。”也轻轻地吸了一口气,感到心里却好像受了好大的委屈,居然有了哽咽过后有的回声。

陈明艳长舒了一口气,语气满含感激的说着:“这段时间,博文多亏有你悉心照料,要是没有你,我也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博文虽然难得不舒服,可是有这么一次,我们都觉得太辛苦你了。你一直陪着她,给了她很大的安慰,我都不知道怎么表示我的心情了。”想到他们经历了那么多年的相恋时光,再想到此时也不便打扰,话音轻慢地说着:“好了,我还是不打扰你们了,如果再和您多说,我又觉得不过意了。我改天再打电话给你们,我先挂电话了。”还是因为得知了梁博文已经可以安稳地睡着,先有礼貌地结束了这次交谈,挂断了这次通话。

顾尚林和姚佳燕走出了居住的这幢楼,觉得微风裹挟着野花和草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他看着附近散步的街坊邻里彼此打着招呼,孩子们嬉笑追逐,大人们的谈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了一曲快乐的生活乐章,紧扣着两手抬起了胳膊,抻了抻胳膊。他想到只有这个时候,才有走出了工作氛围的感觉,也沿着熟悉的小路,和姚佳燕走到了住宅区的小公园里。

公园的灯光流离地五颜六色的灯光下,几位老太太和几位老先生围坐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的聊着天。顾尚林看着他们,抬步走到了他们的跟前,脸上有了些许笑意。

他话音柔和地说着:“妈妈,我们在这边坐一会吧!您也可以和他们聊聊天。”却看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向着他们摆了摆手,话音轻婉地说着:“如今,就算我们都住在同一个生活区,也未必都认识。其实,也不会都是地道的本地人。我们前面那幢楼里住的邻居,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搬来的,还有的是从农村搬到了这里居住,其实,极少数是祖辈早就迁到这里居住的。时代变化太快了,街坊邻居聚到一起都会聊几句,也不像以前会有欺生的现象,和相互之间都不串门了。”看着走近的姚佳燕,话音柔和地说着:“这位阿姨,你也不是本地人吧?”从坐的地方客气地抬了抬身。

姚佳燕微笑着点了点头,附和着说:“大姐,您也不是本地人呀!哦!我家儿子住在这里,如果不是儿子住在这边,我这辈子可能都不会从那么远的地方来到这儿。不过,这座城市好漂亮。”还是坐到了那位老太太的附近,寻思着:“我不管到了哪里,都能分得清东西,可是一到了这里怎么就分不出东西了呢?如果不是尚林在这里,我都觉得没有一点归属感。这座城市也因为有尚林在这里,才让我觉得不那么陌生了呀!”看到小公园建造的好像一座小园林,反而少了初进这座城市时有的陌生感,也觉得对这座城市有了好感。

此时,坐在旁边石凳上相貌较年轻的中老年人,目光温和地看向了姚佳燕,笑着问着:“看你这个年纪,也是做奶奶的人了吧?”看着在不远处玩的几个孩子,还喊着:“姐姐,你可要把弟弟看好了!”又接着笑着,却叹了长长地一口气。

姚佳燕并没有关注她的话匣子,话音轻慢地说着:“唉……现在的年轻人,要是能多为长辈着想些,做他们长辈的可就有福了。我家这个儿子,整天就是只知道忙工作,有时候忙起来,连回家吃顿饭的时间都没有。他也是大龄青年了,才找了一位女朋友,可是结婚了还是工作放在前面,就是不肯提生儿育女的事。我抱上外甥好多年了,如今,我就盼着能早点抱上孙子孙女了。”

坐在姚佳燕另一侧的一位中年妇女听了姚佳燕的话,接着说着:“现在,还有不少年轻人打算单身过,还说什么自由行使个人的合法权利。就算有的年轻人结婚了,有的还签什么结婚协议,约定如果没有经过双方的同意,即使有了孩子也不能生下来。我们都是过来的人了,像你们的儿子对工作的责任心强,那也是比较有原则的求上进的年轻人。像这样的年轻人,他们有他们的计划,可不是完全不顾及咱们做父母的感受的。”

一位坐在他们的不远处的老先生笑着,抬起手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慢条斯理地开口说着:“你们说的这些情况,有什么稀奇的呢?咱们这些上了年纪的人,哪一对夫妻不是约定互不干涉彼此的生活,但是只要遇到与两人相关的事了,哪一个不是先达成统一地意见,才又有了行动。我们不是也常听说,有些年轻人虽是合居,过着属于他们的生活,却是有名无实的夫妻。咱们看不惯的事情多着呢!咱们看不惯的那些年轻人的生活状况,不是还被很多人说成是新思想、新意识,也有不少人跟风效仿嘛!说实在的,我们又有哪个真就搞懂这些年轻人在想什么了?”话音平和地说着想法,也说了年轻人较为普遍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