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398章 武举人(1 / 2)

第398章武举人

转眼便到了武举放榜的日子。

张平安已经和夫子说好了告假半日,准备陪大姐夫一起去看榜。

当初自己考试时,大姐夫从县里一路陪到府城,又陪到省城,到了临安,每次考试也少不了大姐夫护在左右。

这份人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没能陪考就罢了,这次武举看榜这么重要的日子,不一起去就说不过去了。

张平安天蒙蒙亮时,便让吕老头赶车去了城南。

武举放榜和他当初乡试放榜有所区别,时辰虽是一样的,但是人数却少很多。

原本的大夏朝吸取了前朝教训,皇权高度集中,十分重文轻武,考武举时,遵循的是"以策问定去留,以弓马定高下"的原则。

也就是说,要先考策问武经,通过以后才能继续考技勇,最后根据弓马成绩决定录取名次。

那些"只识弯弓射大雕"的莽夫们就首先被淘汰了。

但现在形势严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武将奇缺,因此便把顺序换了一下,先考弓马,每天考一项,过了的人才能第二天继续考下一项,最后一天考策问。

这样一来,每天就刷去不少人了。

因此武举看榜倒不用像乡试时那样,半夜就去占位置。

到城南时,刘三郎也收拾得差不多了。

刘屠户两口子也起来了,坐在堂屋里,两人嘴里念念有词“祖宗保佑,祖宗保佑。”

尤其是刘屠户,大早上就开始抽烟,脸上还冒汗了,都是激动的,能不能改换门庭就看今日了。

虽然时人之前都觉得,武举人地位不如一个文秀才,但免徭役赋税的实惠是实打实的,再怎么,也比白丁好。

说不得以后还会有大机遇呢!

尤其张平安现在成了举人,刘屠户总觉得这小子迟早能成进士,等以后当了官了,自家三郎有功名,这亲家才好拉拔嘛!

不然自个儿是个不成器的窝瓜,亲家再怎么得力也没用啊,这点刘屠户看的很清!

大丫用油纸包了几张煎饼,嘱咐道:“你们把饼带着,等下饿了垫垫,不管是什么结果,反正尽力了就好,看完了就回来。”

“哎,知道了”,刘三郎憨憨应道。

脸上还有几道细小的伤口。

“大姐夫这脸是怎么弄的?”张平安见了关心道。

大丫心疼道:“出去和他朋友们办事时伤的,都说了家里钱够用了,就不能安生在家歇歇!”

语气里还有几丝嗔怪。

公婆还在一旁,大丫也没多说。

“嘿嘿,这不是没事嘛”,刘三郎挠挠头憨笑道。

收拾好后,刘屠户便和刘三郎一起坐上张平安的骡车出发了。

放榜在城东礼部衙门那边,吕老头赶着骡车径直朝城东驶去。

越靠近城东,刘屠户越坐立不安,忍不住摸了摸烟杆想抽烟,一想到这是在别人家车上,又忍住了。

张平安看出来了,温声安慰了两句:“刘伯父,您别太担心了,我看这次大姐夫上榜几率很高,考武举和我考乡试时不一样,他们前面几天都刷掉那么多人了,能留到最后的其实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