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我那时体弱,时常缠绵病榻,怕我遗失,便取下代为保管。
直到离世前,交由心腹,将印章送回我手中。”
隋氏说着说着,声音再度哽咽。
太妃也抹了泪。
无比同情地说。
“长公主,果真苦了你!好在隋老夫人慧眼识珠,保得先帝血脉。
陛下,念在隋老夫人护长公主有功的份上,您可得好好赐她一份哀荣。”
隋氏一听这话,眸光瞬间亮了起来。
满眼期待地看着中宗。
中宗丝毫没有接话的意思。
太妃眸光闪了闪,不再追讨,隋氏眼里的光渐渐熄灭。
冯远将私章递到龙案上。
中宗一见这枚私章,眼眶倏然发红。
他双手微颤地拿起印章,沾了印泥,按在宣纸上。
“长公主印”四个大字,赫然显现在眼前。
中宗的眼眶更红了。
太妃、崔首辅、隋氏见了,心中立刻有了底。
太妃问中宗,“陛下,这枚私章可是真的?”
中宗沉默良久,缓缓点了点头。
“这枚印章,是先帝亲手刻的。”
他亲眼看着父皇一刀一刀记下印章,又派人送去北僵。
送去北疆后,他便再也没有见过这枚印章。
没想到,时隔多年,还能有缘得见。
太妃几人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里看到大势已定的狂喜与笃定。
“天哪!老天保佑,长公主终于回朝了。”
太妃激动到哽咽。
群情激动。
连皇上也认可了这枚私章,可见隋氏是长公主的事,已然是板上钉钉了。
他们欢呼雀跃。
“原来长公主一直都在,先帝苦寻多年,终于能告慰他了。”
“长公主受苦多年,终于能认祖归宗了,当真是大喜事一件啊。”
“对,必须尽快举办回朝仪式,诏告天下,大乾最尊贵的长公主,回来了!!!”
人人激动到起飞。
纷纷跪下磕头,嘴里高呼:“拜见长公主金安。”
这回,隋氏不再怯懦,她笑吟吟地叫了起。
转身看向宋谨央。
“夫人,我的私章得了陛下的认可。现在轮到你出示证明了。”
此话一出,全场毕静。
中宗的脸色瞬间黑了。
不管宋谨央是不是长公主,她受中宗敬重是有目共睹的事。
长公主回朝值得庆祝,但只要无人提及当时的约定,宋谨央就能蒙混过关,什么诛九族,只要没人提,就当没这件事。
可偏偏,隋氏不愿放过宋谨央。
不仅是隋氏,太妃、崔首辅、汪氏等一众亲首辅的官员,都目光灼灼地看着宋谨央,显然都不乐意放她过门。
宋谨央还没有开口,朝臣们便吵了起来。
“差不多得了!长公主既然已认定,那镇国夫人是不是长公主,便不打紧了,何必再逼着她自证呢?”
“话不是这么说!当初崔首辅可是说了,真的直接认祖归宗,假的诛灭九族。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更改?”
“得饶人处且饶人!崔首辅向来心胸宽大,势必不会斤斤计较。”
崔首辅无视耳边的议论声。
他抱拳一礼,面色沉重地开口。
“陛下,并非臣不依不饶。只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今日,镇国夫人能无视约定不履行,他日旁人有样学样,大乾岂非乱了套?
为了大乾的朝纲,臣恳请镇国夫人继续出示证明。”
崔首辅振振有词,摆明了不愿放过宋谨央。
宋谨央眸光闪动,不置一词。
可她的沉默不语,看在太妃、崔首辅、隋氏的眼里,便是心虚。
更不可能放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