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恩如今同咏晴同住一院。
她先是恭喜了咏晴,继而满面愁容。
咏晴叹了口气劝她。
“咏恩,祖母不是心胸狭窄之人!她既然让你入了府,便是重新接纳了你。”
咏恩点点头,面上仍有化不开的轻愁。
“娘将自己禁足院中,每日吃斋念佛。还能不能送你出嫁?”
提及前世子妃,咏晴的笑容收敛。
“娘若觉得这么做心安,咱们做儿女的,首先应该尊重她。”
咏恩强忍泪水,重重地点了点头。
不久,接到消息的李氏、顾氏、咏书都来了。
几人纷纷打趣咏晴,闹了她一个大红脸。
宋谨央与陈岚清商定了婚期。
“三日后成亲!成亲仪式便定在长公主府举办。”
“……礼成后,我们直接启程回北疆。”
宋谨央眸光微暗。
“为何如此仓促?”
陈岚清语气凝重,“北疆有异动!父亲让我越快回去越好!今年冬天,北疆只怕会有战事。”
宋谨央一惊。
“可禀告皇上了?”
“我出发前,父亲已写了折子,差不多这几日皇上能收到消息了。”
“薛家军到北疆后,可有异动?”
陈岚清摇摇头。
“怪就怪在一切正常。”
宋谨央瞬间明白他的意思。
新换防到一个地方,必然会拜山头,适度结交当地的官员。
但薛将军换防北疆后,却守在军营一步不出。
若非愚蠢,定然憋着大招。
不想主动暴露自己。
说到此处,陈岚清犹豫着开口。
“长公主,令郎崔琥不日将回京!理由是:奔丧!”
他语声微顿,小声提醒。
“他这次回来,会带回新纳的小妾。”
宋谨央一怔。
想到薛至几次欲言又止的模样。
顿时明白过来。
“随他!”
陈岚清虽然远在北疆,但也曾听说过宋谨央与几个儿子的恩怨,明白宋谨央的态度。
当下有了主张,知道如何把控与崔琥的关系。
宋青来报,说院落安排妥当。
陈岚清起身离开。
宋谨央笑道,“宋黎在你隔壁,他如今日夜苦读。你来了正好,有事没事同他说上几句,别让他做个书呆子。”
宋黎的院落最初安排在端谨院边上。
但随着后宅媳妇、孙女多起来,宋谨央给他在前院也安排了院落。
生活起居的重心,移到外院。
陈岚清刚刚离开,宋谨央便叫来咏晴。
“你祖父新逝,若守孝至少一年。我做主,让你俩热孝内成亲。礼成后,即刻离京赴北疆。你可愿意?”
咏晴红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宋谨央笑着拍拍她的手。
“嫁妆祖母自会替你安排!只是,北疆路途遥远,大件物品运送不易!我已命在北疆的下人量尺寸、定家什,一切按北疆的习俗打造。
离京时,带上轻便的珠钗饰品、布匹、田契、银票。
珠钗与布匹到底是京城出品,更能引领风潮。”
“多谢祖母!”
宋谨央拉着她说了好一会儿话,叮嘱她放心,她的娘和妹妹,自己定然会看顾。
这才放她离开。
咏晴离开后,刘嬷嬷感慨万千。
“二姑娘是个聪慧的!”
晚膳后,陈岚清去而复返。
他来的时候,宋谨央正打算打开宣纸抄经书。
听到下人禀报,立刻收起经书。
陈岚清面色凝重。
“长公主,我有要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