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我要当官
“大哥,这里真是太舒服了,居然每天能吃肉吃到饱,我以前做梦都不敢这么想!”
又是一个暴雪天,名为卢绾的少年待在营帐内一边烤火一边吃肉,感觉自己的人生达到了巅峰。
“吃吃吃,你就知道吃,也不知道过来搭把手!”
刘季看着正在吃饭的卢绾,有些恨铁不成钢地呵斥道。
“不吃饭干嘛啊我又不会算账!”
卢绾义正言辞地说道,他其实是会算账的,但是目前唐国用的文字跟他学的文字完全不一样啊!
目前天下间流通的文字有秦文、楚文、赵文、齐文、魏文、韩文、中山文以及周文等十余种,至于说那些小国的文字就更别说了,就算是荀子或者北冥子这样的老古董老学究,也不敢说自己能认识所有的文字,更别说精通了。
所以当初苏秦可以有资格佩戴六国相印,普通人根本连羡慕都羡慕不过来,因为别说战国时期,就算是后世你要是能精通十余种语言和文字,你也是行业内的翘楚好吧!
“不会算可以学啊!我不就学会了吗这唐文比楚文可好学多了!”
虽说对于唐国这种方方正正的字体刘季表示自己也不是很习惯,但是在稍微发现了一些规律后觉得这唐文不仅方便简洁,顺便还一横一竖之间皆有风骨,比楚国那种跟跳大神似的文字比起来可要简单多了!
当然了,最主要的是,这唐国的书写工具居然是白帛啊!
后世考古的时候总觉得那些甲骨文为什么总是写的晦涩难懂,可实际上最主要的原因是不好写啊!
甲骨文是什么
拿着一块打磨锋利的石片在乌龟壳或者动物骨头上刻字,力气小点的估计连刻痕都划不出来,可以说写字绝对是个体力活。
这也是为啥古早时期的书生都是高手的缘故,要知道竹简一卷就好几斤重,不仅捧着读书,想要写些什么还必须拿刀在上面刻出来相对应的文字,无论是体力还是臂力又或者精准性都不亚于小李飞刀玩雕刻。
刘季当年也是拿着刻刀在木头上雕刻,学了整整两年半才勉强学会了楚文,要是让他继续两年半的时间来学唐文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吧!
因为他混得好,跟目前驻守在边境的尉官只了半天时间就成为了好兄弟,于是在得知刘季有心要出仕后,尉官直接就给他弄来了一沓白帛和名为毛笔的东西,让他学着写唐文。
尉官表示,现在唐王求贤若渴,只要刘季能把唐文给学会,再加上他曾经听过荀圣的课,那么分分钟就能去求个官!
没办法,现在唐国就是干活的人太少,白亦非一通乱杀固然让李清远省了很多麻烦,但贵族的大量减少使得连那些勉强认识几个字的大头兵都被迫拿上刻刀去担当书吏,就算李斯发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招来了大量的师兄师弟,可收拢人才的速度根本比不上唐国的发展速度。
前几个月唐国的面积还只有八百里,结果到了过年就直接变成两千里了,李斯表示自己就算是变也变不出这么多人才啊!
至于说直接在士兵中推广教育让他们自学成才毕竟只要学会基本的书写和计算就能一步登天直接当官,这种诱惑根本没人能挡得住
来来来!
小伙子,我这有一本《工程控制论》,只要学会起步就能拿到国家人才基金端上金饭碗,若是能够精通那至少也是特教起步院士不封顶,而且网上就能随意查看到原本文件,你来学习一下试试